您的位置: 中华最佳学习网论坛 -> 农业交流 -> 种植业与林业 -> 大豆科学家周新安谈重振大豆产业

您是本帖的第 808 个阅读者
 贴子主题:大豆科学家周新安谈重振大豆产业
 gangge (总版主) 性别:男<br>状态:离线<br>积时:1 天 20 小时 13 分 50 秒
 总版主
 
 头衔:未定义
 Z币:6
 帖数:147
 金钱:515
 注册:2011/3/3

  发表于 2011/3/13 20:40:45 资料 留言 编辑 引用 评帖 < 收藏 举报 1F >

大豆科学家周新安谈重振大豆产业

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周新安研究员、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大豆科学家韩天富撰文,指出1996年,我国由大豆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,此后进口量一路攀升。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十分复杂,概括起来主要是种植规模与增产技术的瓶颈制约。我国大豆生产多为分散的农户,生产规模过小,难以获得规模效益。大豆种植户平均规模只有1—2亩,即使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,专业农户的规模也只有150亩左右。相比之下,美国1978年农户的平均种植规模为1701亩,近年上升为近3000亩;巴西农场的规模大都超过了15000亩。种植规模的扩大,使得美国及南美大豆生产国的种植成本大大降低,规模效益明显。研究表明,我国仅因大豆种植规模小、机械化和标准化程度低,就使生产总成本比美国高1/3。

  在大豆生产技术方面,我国与先进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,主要表现在:品种产量潜力较低,抗倒伏、抗病虫和抗逆能力差,适应范围窄;耕作制度不合理,轮作倒茬不规范,土壤有机质长期入不敷出,肥力持续下降;栽培管理粗放,病虫草害严重;施肥制度不合理,重施氮肥、磷肥,而较少施用有机肥、钾肥和微肥,造成养分失调,生产成本不断增加,种植效益低下;基础研究薄弱,研究力量分散,技术储备不足,高新技术尚未实用化;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,服务不到位。正是由于技术进步缓慢,2002年以来我国大豆亩产始终在110公斤上下徘徊。

  在耕地、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,要重振我国大豆产业,关键是要在稳定和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的基础上,依靠科技进步,主攻单产。

  稳定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关键环节。我国大豆年种植面积最高时达1.9亿亩。此后,由于人口增加,为保障基本口粮供给,大豆种植面积被压缩,最低时减至1亿亩左右。这两年,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,部分地区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。当前,稳定和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重点措施是:在东北地区推行大豆、玉米轮作制度,在黄淮地区积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,在南方地区发展间、混、复、套等多种作物的多种种植制度。特别是黄淮地区,种植大豆的生态条件适宜,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,应作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主攻区域。

  依靠科技进步是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。目前,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悬殊。2007年,我国大豆平均亩产为96.9公斤,比世界大豆平均亩产低55.1公斤,与美国、巴西、阿根廷3个主产国相比差距更大。近年来,我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大面积高产典型。2004—2006年,国家大豆区域试验9个组的平均亩产达到178.6公斤,接近大豆主产国的单产水平,比全国大豆平均亩产高出34.3%,说明提高我国大豆单产的潜力很大。

  目前,我国已具备大幅提高大豆单产的科技条件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,其一是优良品种不断涌现,其二是栽培技术不断改进。从长远看,提高我国大豆单产水平,根本上仍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。农业科技创新,一方面要精心选育高产、优质、专用大豆新品种,一方面要加快完善新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,两者不可偏废。近期,我国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实际,重点抓好现有主导品种和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。同时,还要引进、筛选和推广适宜品种,建立适合北方春大豆区、黄淮海流域夏大豆区、南方多作大豆区等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高产、优质、抗逆、节本的大豆栽培技术体系。



  39 0


http://446060148.qzone.qq.com/



 每页10条,共1页,合计1条记录
9  1  :
转到  





Powered By:迪超网络 12 queries.
Copyright © 2011-2061 中华最佳学习网论坛
中华最佳学习网论坛,用于学习培训网网友知识、技术、业务交流之用。本论坛的信息内容,均由网友自由发布,出于传递更多知识信息之目的,其内容的真实性,由网友和读者自行判断。内容如有错误,给网友或读者造成的损失,本站不负任何责任。内容如有错误或者侵权,欢迎网友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,以便我们及时改正或者删除。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论坛下载内容资料使用,请注明来自中华最佳学习网论坛(xue.zhzjw.net/bbs),并自负版权等一切法律责任。
本站联系方式:Email:bbs@zhzjw.net 或 454541734@qq.com ;点击进入QQ交谈454541734